早春,病毒变异,正在悄悄潜伏,全国各地疫情又开始反扑。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更应该要注意防疫。这与老人的器官老化、免疫力下降有关,且老年人感染后病死率较高。
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和免疫生物学家扬科·尼科利奇-祖格奇称:“老年人并不擅长应对那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微生物。”他称之为“免疫系统的黄昏”。
衰老的免疫细胞抵挡新病毒的能力有限——T细胞、B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对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有两套防御措施:一种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攻击入侵微生物的一线细胞群,称为白细胞;另一种是位于二线的精准靶向抗体和T细胞,它们最晚在几天后才能够涌向防御前线。
T细胞能够产生抗病毒化学物质,其中一部分是经过分化的,用以抵御特定微生物的,另一部分则还没被未接触抗原刺激,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初始T细胞”,能够防御人体从未见过的微生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T细胞在人体中的总量将越来越少。
尼科利奇-祖格奇表示,人从童年到青春期,胸腺产生的T细胞将减少至1/10,到了40或者50岁时,又将进一步减少至1/10。总量一少,那些“初始T细胞”数量也就越小,人体对于从未见过的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也跟着减小。
尼科利奇-祖格奇说:“我们只有很小一部分‘士兵’来对付像新型冠状病毒那样我们从未经历过的‘袭击者’。”
另一个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也会使T细胞远离战场。在感染后的头几个小时,也就是在T细胞进入战斗之前,其他细胞就能够识别入侵者,并派遣自然杀伤细胞和其他的免疫防御细胞尽可能多地消灭入侵者。然后那些同样在前线的细胞将向T细胞展示这些入侵的病毒,并告诉T细胞,“这是敌人产生杀死病毒的化合物吧。”
尼科利奇-祖格奇说道:“但这种细胞间的交流会随着我们的变老而变弱。那些负责通知的细胞数量会减少,从而导致T细胞反应太迟且微弱。”
抗体由B细胞产生,它们的减少速度比T细胞要慢很多。但是旧的B细胞就像旧的工厂一样,并不能生产出和新的B细胞同样多的抗体;另一方面,B细胞含有一种可以重新排列自身基因组的特殊分子,以产生针对从未接触过的病毒的独特抗体,但旧的B细胞中此类分子含量水平较低。
免疫防御过程中的关键角色;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防疫能力?
1.尽量接种新冠疫苗
此次变异的病毒感染、传播风险较大。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免疫力下降,加上有慢性病,在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情况下,一旦感染容易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现场健康问诊,接种更安全。老年人容易伴随“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只要平时遵医嘱定期规律服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控制在良好范围,就满足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若情况复杂或患有其他疾病,也可先寻求医生专业意见再接种。因此,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老人,请尽早进行加强接种。
香港疫情血淋淋的数据为我们敲响警钟。死亡病例多数为65岁及以上长者。养老院是重灾区,至今有超过300间养老院及残疾人院舍出现病例,累计涉及超过300名员工及930名院友。据医管局统计,第五波疫情截至23日已有169宗病例在公立医院离世,除了3名儿童外,其余大多为65岁以上长者。
根据香港卫生健康署卫生防护中心通报:
3月1日报告的117例死亡病例中,91%(106例)是老年人群。
3月2日报告的144例死亡病例中,93%(134例)是65岁以上人群。
3月3日报告的136例死亡病例中,96%(131例)是65岁以上人群。
2.多喝桑黄茶——提升免疫力
桑黄具有增强免疫和免疫恢复作用,其中灵芝多糖是影响生物体内免疫机构的淋巴球增殖及其活性的重要物质,使之增强对外部因子的免疫性。
桑黄灵芝多糖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大量免疫试验证明,其不仅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还能活化补体,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的效果。
全国咨询热线 : 020-2831-1931 400-600-1013